《雷锋日记》读后感
小河中学 初二(1)班 尹炜宸
指导老师 董红方
雷锋,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关于他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因为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这些故事感动着,被其精神熏陶着。《雷锋日记》,一位品格、毅力超人的伟大战士的心灵独白,它告诉我的多于其他任何一本书。
《雷锋日记》在内容上主要分雷锋日记、日记背后的故事、感悟名篇三部分,又分为十一个主题:1、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2、对旧社会的控诉、对敌人的毫不留情;3、对革命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4、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5、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6、乐于奉献、不计得失;7、团结友爱、关心集体;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9、奋不顾身、恪尽职守;10、艰苦奋斗、勤俭节约;11、雷锋生平。其中,令我深有体会的要数第4、6、7、10这4个主题,在体会了这位伟大战士的光辉的心路历程后,我深有感触,也让我终生受益。
雷锋曾立下誓言:坚决听毛主席的话,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改造思想,做好各种工作。他把每天从阅读的书籍中体会到的感触写在日记中,并时刻铭记在心。从他一篇篇的心灵独白中我体会到了他学习的刻苦认真,从读书中他收获了思想的进步、知识的丰富、先进的理论,每看完一本书、一张报纸,哪怕是一篇散文、一个故事,他都会得到许多收获,在一次次学习中,他一次又一次的进步着。而他能做到这些源自他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刻苦钻研的“螺丝钉”精神。可是,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现代青年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学习,却没有雷锋学习有收获和效率,这值得我们反思,在学习方面,雷锋也是我们共同的榜样。,
在人们的脑海之中,印象最深的还是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雷锋甘当“傻子”,在生活中,他的经济负担不重,他结余的钱原本可以用来享乐,可他却存了起来,为了办好公社,他捐出了自己又省钱又买废品省下的100元;为了救济灾民,他又捐出了自己100元的血汗钱。他生活简朴,在日记中说到:“世界上最体面的事情——劳动;最体面的人——劳动者。”他生活简朴,不乱花一分钱,他总是做比别人更困难、脏累的活,他要永远愉快地多给别人,毫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总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减轻人民负担,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们有益的,挑大粪、卖废品、节约粮食、少去享乐、为灾民捐款······只要人民有困难他就会站出来帮一把。而当今我们所宣扬的“学雷锋”,在同学们看来只是一种形式,我们应该把他的精神融入心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是真正的学雷锋,并不是走走形式罢了。
雷锋的团结互助精神也是早出了名的,正如他日记了立下的誓言,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他曾把自己的午饭让给班里的“大力士”王延堂、帮战友打扫卫生、救济战友家庭、主动调解矛盾争取团结。对待集体,他始终把它放在第一位。每当我读起这些故事和日记,都会不由自主地反省自己,想起自己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想起自己原来那么粗鲁地与同学吵嘴,我感到十分惭愧。雷锋说的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像细胞和人的整个身体的关系一样。当人的身体受到损害时,身上的细胞就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
如今,科技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了。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所以每个独生子女都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丰衣足食的,更不用说什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了。然而,“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雷锋日记》给了我很深刻的教育,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要做暴风雨中的松柏,不做温室中的弱苗。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对我们这代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青少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少年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时光荏苒,春华秋实。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雷锋离开我们已经40年多了。跨越2个世纪,我们一直不曾忘记他——雷锋。他教会我们如何在平凡中成就伟大,在爱的奉献中获得永生,社会需要一个个“活雷锋”,他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我也甘做这样的“活雷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