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工作方案
为加快教学改革步伐,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就做好相关推进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成立推进小组
组长:马玉平
副组长:董小方 恽国平 何勤 李青 尹纪才 何伟 各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成员:全体任课教师
联络员:李青 尹纪才 何伟
二、明晰具体内容
1、关于教学设计的改善
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保障,在理解、整合教材基础上形成清晰可操作的备课方式。目前我校进一步积极推进“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具体见下表格:
板块式三串备课设计样式(与目前区备课本一致)
课题 |
授课时间 | ||
教学目标 |
课前准备 | ||
板块 |
教师活动的问题串设计 |
学生活动串设计 |
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 |
1 |
学习材料与内容 … 最后一个问题一般设计前面内容的反思理解,简单练习,做到块块清 |
|
活动后怎样评价反馈方式设计 活动后怎样评价反馈方式设计 |
2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说明 |
说明 |
说明 |
说明 |
★学习的几个环节,或每个环节的具体任务 |
★针对呈现的学习材料或学习任务,提出导向性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主问题设计要注意:问题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差异,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进入学习状态;问题内含从不同角度、不同水平回答的可能,能促进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独立思考;问题要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要针对学生的真实起点状态;问题间要有内在关联,有明显的层次递进。 ★每板块最后一问题一般为练习性问题,目的为做到课堂块块清。 |
★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有: 倾听、独立思考、同桌交流、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相关要求 |
★目标预设(目前可不呈现在备课本上) ★目标达成反馈方式 一问一答(或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巡视(点拨)、教师巡视后,呈现学生典型问题分析、同伴互评互纠、学生上前台展示… ★教师追问 ★师生归纳 |
案例:
《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原来设计表达方式“复习→导入→探索→解决问题→课堂小结”,可改为板块表达方式:
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寻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在生活中应用
请你归纳本节课内容”
四、 如何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含特殊解) |
我们刚认识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那么如何来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呢? 【问题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元一次方程2x + y = 5的解,你能找出多少?
【问题2】用列表方式写出二元一 次方程2x + 3y = 8的五个解。 【问题3】对于2x + 3y = 8,请你先将其中一个字母看作未知数,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如何求解,同样写出2x + 3y = 8的三个解 【问题4】请同学们归纳求二元一次方程解方法有哪些?并比较这些方法的特点与优劣。 【问题5】如何求二元一次方程2x + y = 5的正整数解 |
学生自我探求后,同伴相互交流寻找的方法 独立完成同伴互查 教师先引导分析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伴归纳 学生自我感悟后同伴交流 学生先独立探求再小组讨论 |
教师巡视后,展示学生不同方法并分析 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学生 教师巡视后展示学生不同结果 学生代表表述, 教师归纳列表法与转化法 教师巡视后展示并分析学生结果 |
2、关于课堂教学方式转变
充分发挥老师引导、组织、合作作用,合理选择接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关注课堂学习反馈方式与效果。均以隐性小组开展课堂教学。
·分组:以4-6人为一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进行分组。
·学习方式选择:根据任务性问题或呈现的学习材料开展合适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有独立思考、有同伴交流互帮互助互查,有小组交流讨论等)让各层面学生积极投入,并充分发挥学生互帮作用。
·学习任务及问题呈现:将特殊性问题或学习材料与学生学习方式与要求一并呈现(让学生不仅知道做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去做)。
·巡视反馈(互动交流):老师及时巡视学生学习资源,巡视中首先要帮助学生间如何学习,再根据学习结果,学习形式采用合适的反馈方式(减少目前师生间一问一答交流反馈方式)。
3、关于课堂观察评价
结合上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要求,提供清晰、可操作的观察课堂视角。
采用“板块三串式”课堂观察量表,见下表:
“板块三串式”教学设计结构下课例观察量表
观察视角 |
分值 |
得分 |
意见与建议 | |
视角1: 整体板块设计 (15分) |
1、对教材整体结构的把握 |
10 |
|
|
2、以学习视角描述学习任务与目标 |
5 |
| ||
视角2: 每板块中任务性问题 (25分) |
3、任务性问题的清晰呈现 |
10 |
|
|
4、任务性问题的有层次性 |
10 |
| ||
5、及时关注巩固性任务的设计 |
5 |
| ||
视角3: 学生学习 活动方式 (25分) |
6、针对每一任务性问题学习方式的适合性 |
10 |
|
|
7、每位学生投入学习的状态 |
10 |
| ||
8、学习团队(同伴、小组)合作效果 |
5 |
| ||
视角4: 目标达成 反馈方式 (20分) |
9、及时巡视发现学习资源 |
5 |
|
|
10、指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
5 |
| ||
11、学生学习结果展示反馈方式 |
5 |
| ||
12、教师点拨归纳提升 |
5 |
| ||
视角5: 教师综合素养 (15分) |
13、语言表达简洁亲切、明晰机智 |
5 |
|
|
14、走进学生、关注个体 |
5 |
| ||
15、媒体技术的恰当应用 |
5 |
| ||
注:本观察量表不打总分,意在观察分析课例。 |
三、落实推进要求
1、 校长室、教导处加大对各教研组推进情况的督查,每学期的教研组考核将重点观察推进情况,并纳入对教研组考核的项目。
2、校长室、教导处,将加大对教师的相关培训与指导工作,定期开展经验介绍、专题研讨活动,教研组以学科为单位深入研究。组织学科核心组人员系统精编教学设计稿(含相关练习设计)。
3、学校将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讲学、示范展示活动,并将上述要求纳入评选先进个人、教师基本功比赛等。
4、校长及其他行政人员、教研组长积极践行,引领教师积极改革,各教研组加大校本专题研究,制定学科推进计划,教研组、备课组重点进行教学设计的改善研讨与教学设计资料的系统积累,加大对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持之以恒的研究。
5、学校的评优课、开放日课、研讨课均以上述提供的标准展开评价分析。学校每学期开展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的征集评比活动,教学领域的课题研究,亦以此为重点展开针对性研究。
6、 各学科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分析,对遇到的问题不回避、不抱怨,应及时研究,寻找解决的办法。
四、掌握推进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各学科在推进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应依靠学科教师,在教师初步认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2、典型引领原则:各学科在整体实施过程中,可选择部分典型积极开展先期的研究、实施、引领、示范,从而带动全体教师的稳定有效的实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