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唱《小小少年》;周日骑着摩托带着学习委员为生病的学生义务补课;中考前夕,陪着学生跑完1500米,自己却晕厥在操场之上;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一位位“小先生”当堂授课……当年的“酸、苦、辣”已然淡忘,荡漾在心田的只有甜蜜的回忆。而当初的工资待遇仅有四百多元。就今天而言,幸福起来真得很简单:做个教师就是要把学生当作幸福的源泉,把教育教学研究当作幸福的动力,把家庭当作幸福的港湾。
一个教师幸福的源泉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或者什么人物,它就是你每天面对的那些学生。你把他们当作恶魔,你就成为十恶不赦的魔头,你把他们当作天使,你就是人们敬仰的圣母。
我们有时候感到不幸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保持所谓的师道尊严,总是紧紧地包裹住自己,不愿露出一点真情,一点笑声,生怕学生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因为这样,我们也就走不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课堂也就成了教和学的例行公事,我们的教育变成了说教。面对工作,每天多了份叹息,少了点笑声,多了份失落,少了些快乐。其实,只要改变一点点,给学生一片真情,就会得到学生的真心,给学生一点快乐,我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学生永远是教师幸福的源泉。
教育是个需要智慧的工作,凭借加班加点,凭借出力流汗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时就需要反思,需要对教育教学中的成绩和不足经常“回头看”,回顾总结,教学常规中有一个写“教后记”的环节,这就是对课堂教学反思的常规要求,反思,提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然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尝试着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教育科研,在研究的过程中,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工作的趣味就在其中产生了,这样的教师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会带给你更多的幸福感。
作为教师,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自己的成长过程,一个个成功的果实就是不断成长的回报。不过,这样的成长需要你不仅把教师当成一个职业,更要把教育家当成自己的梦想,尤其是青年教师不妨从现在起就把教育教学研究当作幸福的动力。
“妻贤夫兴旺”,“家和万事兴”,要做个幸福的教师,还需把家庭打造成幸福的港湾,让家庭充满快乐的气息。如果两人都是教师,夫唱妇随,志同道合,比翼齐飞;如果只有一位是教师,那也不要紧,互相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体贴,这样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
如何营造这份家庭的快乐呢?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担当起对家庭的责任。改掉抽烟的不良习性,健康的身体不仅是自己工作的本钱,那也是父母或子女的依靠;少喝几杯酒,妻子就会少一分担心,多几分爱怜;少打几回麻将,多陪陪孩子,就会有更多的沟通,会得到更多的尊重。这里并不是让每个教师都儿女情长,恋家甚于教育,时时处处把家庭放在工作的前面,但是“无情未必真豪杰”,何况教师更要做个性情之人,对家庭、学生都要充满真情。只是想说:做个幸福的教师,还要有个幸福的家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