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如何减负增效
如何减负增效
发布时间:2009-11-23   点击:   来源:教科室   录入者:教科室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切实做好减负增效的根本。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有的教师一听说要减负增效,认为这是矛盾之想: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行吗?我说:这想法不正确。我们是要让马儿吃好草,而不是不吃草。好草从哪里来?当然从教师那里来。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教师的职责不是把课本、教参上的文字重复讲出来,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

所以,面对教改新形势,我们应该及时地转变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地探索追求,让学生真正吃到好草,消化吸收,健康成长!

二、教师给自己加压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减负增效的教改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

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

提高课堂效率其次是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备课上应多研究,多斟酌,多进行教学探索。有句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充分,对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我认为,备好课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认真的实施。

1、备教材。教师要反复地看教材和辅导材料,吃透教材的组织结构,重点和难点,对每一课时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做到心中有数,领会教材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目的。

2、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班的每个学生,可以通过多接触、多谈心、多融洽的手段和方式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动机,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个别差异;弄清每个班的整体差异和特点,然后才能以学论教因材施教

三、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好课除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以外,课堂上要把握好几点是关键。

 第一是课堂教学的原则要体现教师为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师生互动,上课做到明白、准确、新颖、生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二是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和综合利用。任何事作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所以,我们要综合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必须注意到:

1、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目的明确,计划周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少而精。

2、要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第三是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给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会学,变死学活学

第四是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不能不知,在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很必要的。获取反馈信息的方式很多,经常提问一些中差生,或者面向全体学生发问,或者让学生上黑板默写字母,在讲授完某一知识点、某一练习后让学生举手示意以便教师获取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直到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为止。

第五是恰当分配时间,优化课堂结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减负增效,教师要努力做到把握好一堂课的时间结构,优化课堂结构。

四、当堂作业是减负增效的重要措施。

课后做作业,学生虽然完成了,但有一部分学生是草草了事,教师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同时巡视、察看学生当堂的作业情况,获得正确反馈并可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学生也会最大限度的自己开动脑筋考虑问题,独立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做有成效。课外,适当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及时批改课堂作业,决不拖拉,以获得及时信息进行评讲和纠正典型错误。对于存在问题多的个别学生,还需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真正搞清课堂上应掌握的内容。

另外,减负增效还需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需各学科的协调平衡,统一思想,才能更见成效,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受益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