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记小河中学语文的一次教学沙龙
发布时间:2013-10-1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沈建林

1011,我校七年级董红方老师在七年级(1)班开了一堂全校公开课。课上,董老师清晰、流畅的教学流程,简洁、明了的提问,扎实、有效的训练,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课后,在教研组长徐叶琳的主持下在校会议室继续研讨教学工作。徐叶琳老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的直觉,较高的素养给大家确定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主题。大家以本堂课为例,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

徐叶琳老师认为,教师在课上要有教学的亮点,通过这个点,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王琴老师提出,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她提出,针对初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可以使用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谢定华老师和沈建林老师对王老师的观点给予肯定,认为在问题设计方面尤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与困难,较难的问题应该要有适当的铺垫来帮助学生理解。

陈卫元校长在本次教学沙龙的最后,针对本堂课作了精彩的专题发言。陈校长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既要让学生有竞赛等外在的乐趣,更要有精神上的收获,有精神上内在的乐趣。他认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就要精心设计问题。要把语文课的乐趣,变为学生自己成长必须的乐趣;要把语文课的问题,变成学生自己成长的问题。带着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进入课本,学生课上必然有充足的兴趣,教学的效果必然很高。同时,他还指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忽视语文的工具性。要让学生学会寻找,学会从理性上进行赏析,并将学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在发言的中,陈校长再次明确了“板块三串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针对有的老师在教学中的疑问,他指出,“板块三串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教学效果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下去。但教师在做到板块清晰的同时,也应该灵活机动的处理各个板块的粗细。陈校长在专题发言的最后还建议大家:不要就课论课,还要借课论道,以“案”说“法”,以案例来阐述“教学方法”,才能高质量提升专业水平。

陈卫元校长充满激情的发言,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大家都认为,陈校长的发言让大家从理论的层次对本次教学沙龙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