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斯梅尔斯说:“书籍是老年人的益友,也是青年人的良师。”我深有同感。我读书并不是为了考取功名,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更不是为了与人交谈中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每当我捧起心爱的书时,全身的疲倦和烦恼顿时消失地无影无踪。我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体味到中国人对大漠、孤燕、小桥流水、野渡横舟的深度感动。印度人对天空和鸟的味叹以及日本人对冰雪和草叶的凝眸。
在我9岁那年,我读上了《唐诗》和《宋词》。沉浸在诗海中,我留恋于李太白的豪放、杜工部的沉重、李义山的秀逸、李清照的委婉动人和陆游的一腔热血……在词中,我看到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的秋。”遥知不知雪,唯有暗香来”的冬;是诗,给这些平凡的大自然披上了一层华丽的衣裳,使他变得多么的美好。
在我10岁的时候,我爱上了《三国演义》。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化英雄辈出的时代。在大江东去的滚滚波涛中,我仿佛看见了羽扇鹤鷩、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的计策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木牛流马使众多科学家都难以破解。我还看见了谈笑风生、雄姿英发的周瑜,横槊赋诗、骄横至极的曹操,耳长过肩、胸怀大志的刘备,甚至看见了义字当头的关羽、骁勇威猛的张飞、智勇双全的赵云、年少有为的孙权、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真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已远去近二千年,《三国演义》所记载的英雄故事却依然惊心动魄。
在我11岁的时候读了《岳飞全传》,他使我对大英雄有了深刻的认识,当我读到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等严明纪律时深深地被打动了。当我听到岳飞带领的宋军在郾城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时,我欣喜若狂,高兴的一顿晚饭没吃,结果晚上肚子跟我大唱“空城计”当我看见爱国名将岳飞凋零在奸人手中我悲痛欲绝,眼角泛出了晶晶泪水,这次我气得一天没吃饭,不管父亲如狂狮般怒吼如江河般澎湃的狂叫还是母亲的恩威并施都被我拒之千里之外。
每次阅读都是与笔者心灵的交谈,每次阅读都是心头的一次洗礼。我可以无拘无束地细细品味个中精髓,也可以随性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一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书中都那么清晰地显露着,这时,我像个在海边拾贝壳的小孩,那么欣喜,那么有收获。我似乎清晰可见思想的野马在厚实的大地上恣情恣意奔腾。
契科夫说:“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其实书也是歌,只有真心与他为友的人才能听到,才能吟唱。
因为有书相伴,所以脚下的路更绵长,因为有书相伴,所以追梦的过程中尽管风雨兼程但又享受其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