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12-10-26   点击:   来源:校长室   录入者:董

弘扬代英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

——小河中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      实施背景

1、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上自我意识、拜金意识、享乐意识等不良思想对青少年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青少年在信念上,表现为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不懂得为谁学习读书;在生活、学习、行为和精神等方面缺乏执着的追求,缺乏顽强拼搏,勇于面对困难的意志和决心。导致一些青少年缺乏道德和责任感,在行为上出现偏差。由此看来,引导学生确立远大志向,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革命传统精神意义深远。

2、德育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成功的德育不仅仅靠简单的说教,而是在特定的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背景下实践体验内化的产物。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良好素养的砥砺、道德习惯的形成,无不受到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

3、我校拥有引以为荣的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我校地处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常州市孟河镇,这里是革命先驱恽代英故乡,这里有充满人文意境的恽代英纪念广场,吸引着各方人士前来参观纪念活动,孟河人民正在为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而积极努力;小河中学是一所拥有56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学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园林式的校园内有汤友常金石长廊,建有内涵丰富的“德教馆”,馆内恽代英革命史料图片价值尤为珍贵,教育力、影响力十分广泛。

二、实施目标

    1、形成我校特有的“弘扬代英精神,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办学理念,彰显小河中学独特的文化。

2、把学习“代英精神”融汇到学校德育工作中,把弘扬“代英精神”作为学校德育抓手,让“代英精神”根植校园,深植师生心中,启迪人、感染人。

3、结合地方资源和学校实际,深入挖掘“代英精神”所蕴含丰富内涵,用“代英精神”塑造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举措

(一)整理“代英革命事迹”,学习“代英精神”。

学校通过与本市、区博物馆、图书馆加强联系,通过访问知名人士和网上查询等方式,广泛收集恽代英革命史料,包括生平简介、音容笑貌、革命故事、文学作品、纪念文章等;聘请党史研究室的人员对恽代英革命史料加以编辑、整理、归类,编制一套符合青少年特点和发展的校本德育读物《代英精神与风范》供师生阅读,以此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使全体师生一方面能了解家乡伟人——恽代英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从学习中深刻领悟伟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内涵: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宽大胸怀;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勤奋严谨,刻苦学习的踏实作风;追求理想,崇尚真理的高尚品质。

(二)营造代英精神校园文化氛围

1、 “德教馆”阵地建设。

“德教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载体,是传承“代英精神”的活教材。学校“德教馆”建于1997年,当年建此馆因其形式新颖,资源贵重而广受影响,1999年被原武进市命名为“中小学德育基地”。十多年来,由于多年失修,馆内基本设施陈旧老化,而且原有资料单一空泛,缺乏主题性,不适应时代需要。为此,学校经反复论证,全力打造“德教馆”阵地建设,重点突出“代英精神”文化主题,将德教馆改建成恽代英光辉史料系列作品展,并增添反映“代英精神”的校本作品。让师生走进德教馆,引起身临其境,触景生情的共鸣。

2、创设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是学校的基本活动场所,是师生共处与发展的具体时空。一所拥有独特历史传承及文化底蕴环境的学校,对师生无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因此,我们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理念,首先做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充分考虑校园的景观、标志、布置都要体现“代英精神”文化的个性。形成我校独具的人文、美观、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如:在校园醒目处呈现办学理念、在主大道旁设立“代英精神”醒示牌、校园内增设“代英读书亭”、“英才心灵角”等。提升学校的内涵品质。

3、班级文化渗透校园文化理念。

班级、走廊等室内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环境育人的主阵地。为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激发,言行得到规范。学校围绕“代英精神”这一主线,精心设计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开辟墙壁文化,在教室走廊,改变过去陈旧单调的名人画像布置,代之以母校历届“英才”的功名和寄语;各教室专门开辟“立志成英才”园地,展示班级学生取得成功与发展的图文素材;每班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理念并上墙;班级布置有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开展评比;让墙壁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4、代英精神的家园——校园网站。在校园网站专设“英才回眸”网页,围绕伟人恽代英光辉事迹,下设代英简介、故事传奇、纪念活动、读书一得等栏目,同时与网上恽代英纪念网站超链接,供师生上网学习,共享资源。

(三)开展学习代英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开展各种有益、有效的“学代英精神”活动,努力将恽代英精神发扬光大,使恽代英精神深入人心。

1、开设主题班会活动。班会课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增强班集体凝聚力。每学期,教导处依据下发的《代英精神与风范》读本,要求班主任组织开展“寻伟人足迹,悟代英精神”主题班会读书系列活动,班主任精心备好每堂课,认真上好每堂课,精心设计布置课后思考题,能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展课上讨论与交流,学校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课观摩评比,使班会课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在读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律。

2、学校每学期紧紧围绕“代英精神”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讲、征文竞赛、爱国歌曲合唱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凝聚人心,陶冶学生情操。

3、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活动。学校今年将申报立项江苏省级“十二五”德育课题《用代英精神培养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实验与研究》,由分管德育校长担任课题组长,成员由办公室、教导处、团委的负责人、年级分管和班主任等组成,通过学习、探讨、研究、成果展现,引导广大教师带头学英烈,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以高尚的师德行为取信于学生,真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素养。

4、开办“弘伟业,扬正气”校园广播台。广播电视是学校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媒体,也是弘扬正气、鞭策落后的有效途径。校团委将利用校内广播系统有利条件,开设校园广播,聘请学生担任节目播报员,利用每周一次“午间半小时”,报道一周中校内发生的新闻趣事。具体设立“校园之声”、“校园杂谈”、“名作欣赏”、“听众点播”等栏目。

5、“代英志愿者”在行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是“代英精神”的具体体现,学校发挥校工会、团委的社会服务功能,组建“代英志愿者”,走出校门,走进社区开展“情暖社区”活动:开展调查访问,了解社区居民家庭生活情况,义务志愿贫困家庭,照顾社区孤寡老人;义务帮助外来工子女在生活上提供便利,对学习上有困难,经济上有压力、心理上有障碍、行为上有偏差、身体上有病残、家庭环境有特殊的学生提供个别化、差异化的服务;美化社区环境,帮助打扫卫生,增添绿化,出小区板报等。搞好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美化社区,丰富居民生活。增强学生服务意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责任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